《七月与安生》,所谓成长,就是懂得认清自己,认清陪伴与离别
《七月与安生》,所谓成长,就是懂得认清自己,认清陪伴与离别
电视剧《七月与安生》的上映,我刷了两集,就开始怀念起16年的初秋。那年,我独自一人去看电影版《七月与安生》的首映。
在影院中,我哭得稀里哗啦,回家后,内心依旧有所触动。为了安抚我澎湃的心情,我在朋友圈中,写下了这样一段话:
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的生活,却迟迟不肯走出自己的世界,最后生活逼迫着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。我是我,你是你,我是你,你是我,到底哪一个是我?哪一个是你?
三年过去了,历经社会的磨炼,春秋的洗礼,我的内心,早已经从成长变成成熟。近期,再次刷这部电影,才发现,当年的我,只看懂了皮毛。
电影版的《七月与安生》,由曾国祥导演,马思纯 和周冬雨 为主演。整部电影围绕着双女主的成长路线而写,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意外成为了朋友,在成长的道路中,有甜蜜的陪伴,有辛酸的离别,有厌弃的撕扯,也有相视一笑的释怀。
她们的故事,就是我们现实的写照,在整个影片中,一定会找到你成长的痕迹。
陪伴和离别,就像是磁铁的两极,看似不同,实则相吸。
安生父亲早亡,母亲常年在外打工,独留她一人。青春期的安生调皮、叛逆,有着鲜明的个性。但七月却不同,她单纯、可爱,是个好学生。虽然家境一般,却拥有着亲人的关爱。
七月与安生,是在十三岁那年相识的。在她们家乡镇江,有一片小树林,她们喜欢在里面,跑啊,跳啊,互相追逐打闹。两个女孩好得像连体婴儿一样,互相讲述自己的心事,分享内心的小秘密。
苏家明,是七月喜欢的男孩子,后来成为七月的男朋友,陪她度过美好的青春年岁。
快乐的时光,总是短暂的。七月,或许是那个体会离别最深的人,她停留在原地,看着安生和苏家明,多次从自己的生活中剥离。
安生在七月的人生中,离别过两次。一次是因为长大后的安生,厌倦了小城镇的生活,她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。那一次,安生漂泊了四年,值得安生欣慰的是,每到一处,她总会和七月通信,写写最近发生的事,这样一张纸片式的陪伴,成为了安生最大的寄托。
另外一次分别是在上海,在那里她们争吵,七月看不惯安生那种社会气,安生也没有办法,接受七月那打小的自私和伪装。离别不是你是否想离开,而是你不得不离开。即使关系再好的两个人,也会有分道扬镳的时候。
而苏家明的离别,一次是因为他不甘心一毕业就回到家乡,结婚生子。他和很多有理想的年轻人一样,想去拼、去闯、去证明自己。或者说他想逃离,逃避和七月规划的未来。
另外一次,是婚礼上。苏家明没有出现,他逃婚了。是七月让他走的,这样,七月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镇江。苏家明从一开始就对安生抱有幻想,他也曾拥有过这样的幻想,却又怕承担责任。
“其实,离别怎能不伤感,只是人长大了,总得开始习惯告别。”七月和安生与家明的告别,让她明白,陪伴和离别是磁极的两端,看似不同,实则相吸。最后,七月用坦然的心态,告别了这个世界。
人用一辈子在探讨这个哲学问题,我到底是谁?
“安生,我闯世界的热情好像随着你走了,你走得越远,我越是哪都不想去。我常常幻想,你流浪着的样子。”这话,是大学里的七月,写给流浪着的安生的。七月按照父母的安排,一路念到了大学,她也有厌倦、也有疲惫、也有想去远方看看的念头。她幻想安生流浪的样子,就是在幻想,自己漂流在这尘世间的样子。
终于,她像笼中的鸟儿,放弃了所有的枷锁,开始行走天涯。“七月曾经赖以生存的稳固的生活,像陆地一样离他越来越远了。她才发现自己其实特别习惯摇晃和漂流。”
七月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,剥离了这个世界要求她的责任。而安生也遇见了老赵,在这个不算酷也不算帅的男人那里,得到了久违的舒适感。
“七月,你还记得小时候听广播里读,万水千山走遍吗?我感觉自己已经走到尽头了,我现在很累,可以回家了吗?让我回家吧!”世间的各种颜色已经迷乱了安生的眼,那变换不停的霓虹灯,让安生更加想念平淡如水的日子。后来,她如愿了。
七月的天气,本就是酷热干燥,在宁静的外表下,有着一颗躁动的心。而人物七月就像是这七月的天气一样,撕下乖乖女的伪装,释放内心的狂热。
安生,却不安生。安生因为她的身世,导致她在这世界上无法安稳,所有的流浪,所有的叛逆,都述说着她对于这个世界的不满。可她所希翼的却是平和的生活。
电影中人物的名字,正好预示了双女主的命运。小时候,她们还太小,无法抗拒社会带给她们的条条框框。长大后,所有选择站在她们面前,她们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活法生存。
我到底是谁?七月与安生,在她们的成长中找到了自己,找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世界。很多人,都在用一辈子来探讨这个哲学问题,或许,一辈子还不够。
成长,是一件很痛的事。等我们明白了陪伴和离别的含义,我们的内心就可以释怀诸多情感。等我们放下面具,释放内心,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。终有一天,我们会知道,我们到底是谁。
相关资讯
评论
- 评论加载中...